花生是我國的主要油料作物,花生種植戶都有一定的種植規(guī)模,花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油料作物。眼下正是花生快要用肥的時候,所以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一起學習花生需肥規(guī)律和有機肥施用技術 !
一、花生的需肥規(guī)律:
花生對氮、磷、鉀三要素的吸收量是兩頭少,中間多,在全生育過程中,對氮、磷、鉀的吸收是:幼苗期、飽果期、成熟期少,開花下針期、結莢期多。每生產(chǎn)100Kg莢果需要吸收純氮(N)5.54±0.68Kg,純磷(P)1.0±0.18Kg,純鉀(K )2.65±0.55Kg,鈣素(CaO)1.5-3.5Kg。氮磷鉀吸肥比例約為5.5:1.5:2.6。 根據(jù)花生的生育特點和需肥規(guī)律,結合土壤養(yǎng)分含量,一般畝產(chǎn)350公斤花生莢果需施氮19.3公斤,五氧化二磷5.3公斤,氧化鉀9.1公斤。每同化15份氮素約需要1份硫素?;ㄉ盏牡卮蟛糠謥碜愿鼍墓痰饔?,約占70%,增施磷肥可以可以促進根瘤菌的共生固氮,鉀肥對花生的生長發(fā)育和根瘤菌的共生固氮也具有促進作用,但單施鉀肥增產(chǎn)效果不明顯,與磷肥配合使用效果明顯。
花生對中微量元素鈣、硼、鉬、鐵較為敏感,在花生下針期增施硼肥增產(chǎn)作用十分明顯。鉬和鐵是根瘤菌內(nèi)的鉬鐵蛋白的合成原料,對固氮過程有著重要作用。鈣能促進花生體內(nèi)蛋白質和酰胺的合成,減少空秕率,增加莢果飽滿度。
花生的吸肥特性總的來說是中間多,兩頭少。苗期由于生長緩慢,吸收養(yǎng)分少,氮、磷、鉀的吸收量僅占全生育期吸收總量的5%左右,開花期是花生植株迅速生長時期,此期大量開花扎錐,對養(yǎng)分需求量多,早熟品種對氮、磷、鉀的吸收量達到***,占吸收總量的一半以上,晚熟品種開花期對鉀的吸收量接近一半,對氮、磷的吸收結莢期達到***,占一半以上,成熟期根系吸收能力減弱,對養(yǎng)分的吸收減少。
二、 花生的施肥技術:
1、施肥原則:有機肥料與無機肥料配合施用。氮、磷、鉀、微肥合理搭配,施足基肥、適當追肥。
2、基肥的施用:花生基肥很重要。
因花生前期根瘤菌固氮能力弱,中后期果針已入土,肥料很難施入,充足的基肥可滿足花生全生育期對養(yǎng)分的供應,花生基肥應占總肥料的80%以上,以有機肥料為主配合施氮、磷等肥料。具體施法隨施肥各類和數(shù)量而異。一般每畝施腐熟糞肥2000Kg或商品有機肥12-45有機肥含量40KG-80kg,磷酸二銨15-20kg或過磷酸鈣40-60Kg,氯化鉀5~6Kg,尿素4~5Kg,磷肥與有機肥搭配施用,按0.5%~1%的比例混入漚肥坑或豬圈內(nèi),或與有機肥混合堆漚后施用,磷肥利用率比直接施用能提高50%~80%。另外,用根瘤菌劑拌種可增加有效根瘤菌,提高固氮作用,此外,用0.2—0.3%鉬酸銨或0.01—0.1%硼酸水溶液拌種或浸種,可補充花生所需的微量元素,缺鈣土壤施鈣能促進根系發(fā)育,加強氮的代謝,促進莢果的形成和飽滿,減少空莢,提高飽果率。
3、追肥技巧
(1)、輕追促苗肥:
花生苗期需肥較少,但對基肥施用不足或未施基肥和夏播花生,應適當?shù)淖肥┑剩源龠M幼苗發(fā)棵和花芽分化。一般每畝追施尿素3-4Kg。對于基肥施用充足且地力肥沃的田塊,可以不再追施肥料。
(2)、重追花針肥;
花生在花針期需肥較多。此期養(yǎng)分不足,會造成植株發(fā)育不良,應及時追。一般每畝追施尿素5-6Kg,磷酸二銨6-8Kg,硫酸鉀5-6Kg或草木灰50Kg。促使花生多開花,多下針,多結果。
?。?)、巧追結莢肥:
花生結莢期是需肥量***多的時期,如果肥力不足,直接影響植株干物質的積累和果針、莢果的發(fā)育,出現(xiàn)早衰。應在封行之前進行追肥。此期追肥應以磷肥為主,補充少量氮肥,一般追施過磷酸鈣6-8Kg或磷酸二銨4-5Kg。但土壤肥力偏高和花針期追肥過多而引起植株徒長,過早封行,田間郁閉,果針不能入土,降低結果率。要控制追肥,可采用噴肥多效唑,抑制營養(yǎng)生長,促進生殖生長,增加產(chǎn)量。一般每畝用15%多效唑35克兌水50Kg進行噴施。
?。?)、補追葉面肥:
?、倩ㄉ缙诤突ㄆ谟?.1%-0.2%鉬酸銨溶液葉面噴施。據(jù)試驗,此期噴施鉬肥可增產(chǎn)10%左右。
②花生苗期、始花期、盛花期各噴一次0.2%硼砂溶液,促進開花下針,可增產(chǎn)8%-15%。
?、墼诨ㄉ趦?nèi)可多次噴施0.2%-0.3%的磷酸二氨鉀溶液,促進花生植株健壯生長,可增產(chǎn)18%-25%。特別在飽果期噴施,可促使莢果發(fā)育,有明顯的增產(chǎn)作用。
?、芑ㄉL后期,由于植株已封行,難于***追施肥料,如果植株有脫肥現(xiàn)象,可用1%-2%尿素溶液葉面噴施??煞乐够ㄉ缢ィ岣弋a(chǎn)量。